人形机器人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工厂,从技术演示走向规模化商用。9月3日,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斩获2.5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。目前,公司的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已经进入全球多家工厂实训。此外,近期,星尘智能有限公司、智元创新(上海)科技有限公司、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纷纷宣布斩获人形机器人订单。
一系列订单的签订,不仅反映出市场对人形机器人认可度的提升,更意味着该行业正式迈入产业化应用的关键阶段。从2025年春晚的惊艳亮相到半程马拉松赛的极限挑战,人形机器人正不断拓展应用边界。如今,其正加速走进汽车制造等工厂车间,承担物料配送、装配搬运等复杂任务。这一转变不仅是技术日趋成熟的标志,更是人形机器人从“展示性”走向“实用性”的重要时刻。
笔者认为,三大动能支撑人形机器人快步走向规模化商用。
首先,技术持续突破是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核心基础。
人形机器人要想在工厂等场景中胜任复杂任务、实现自主操作,需要软硬件高效协同。目前,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正加速技术突破。硬件方面,谐波减速器、高功率电机等核心部件不断向小型化、高精度方向迈进,极大提升机器人的关节灵活性与手部精细操作能力。软件层面,“视觉—语言—动作模型”在大模型的赋能下实现“端到端”控制,使得机器人能够理解指令、感知环境并做出动作反应。这种“软硬协同”的技术演进,为人形机器人胜任复杂场景任务奠定了基础。
其次,成本下探进一步降低人形机器人商用门槛。
成本一直是制约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应用的“紧箍咒”。得益于企业生产模式的突破和供应链的优化,曾经动辄数百万元的人形机器人,如今价格已下探至数十万元甚至数万元区间。
具体来看,谐波减速器、传感器等核心部件通过本地化生产,实现成本大幅降低。头部企业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标准化设计,进一步整合资源、压缩成本。另外,多家企业计划实现万台级人形机器人交付,规模效应将摊薄研发等固定成本,人形机器人价格有望继续下探。成本的持续压降,成为人形机器人走向规模化商用的关键。
最后,政策与资本共振,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持续动力。
政策方面,今年以来,多地将人形机器人纳入重点发展领域。例如,《杭州市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提出,将人形机器人整机、软件算法及关键零部件列入市重点科研项目支持范围。北京市已经设立了总规模1000亿元、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,重点支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。这些政策举措将助力人形机器人规模化商用。
资本方面,近期,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国际投资机构Infini Capital签署10亿美元战略合作协议;多家人形机器人企业宣布完成融资……资本加速涌入人形机器人赛道,为企业后续研发与扩张储备力量,助力产业加速发展。
随着技术加速迭代和产业生态日益完善,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前景愈发清晰。笔者相信,未来人形机器人不仅将在工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还有望快速向物流、医疗、家庭服务等更多场景渗透,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拉卡拉步入数字战略阶段:告别传统支付服务模式寻求
5月24日,拉卡拉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“共建共享数字未来”的202...
华为可变光圈设备新专利公布,消息称支持无级调节、
感谢IT之家网友肖战割割、雷碧、雨雪载途的线索投递!,华为此前在...
人保财险与中再产险联合组建产品创新实验室
5月23日,人保财险与中再产险签署《人保财险-中再产险产品创新实...
索尼PlayStation“中国之星”计划三款游
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的线索投递!,PlayStation中国...
在比亚迪汉DM上看大场面才过瘾 购买自主中高端B
汉DM-i冠军版也好,汉DM-p战神版也罢,都将领衔中国品牌完成...
四大智能技术加持,售价11.68万元起一汽丰田新
5月21日,“一汽丰田智能电混技术发布暨新卡罗拉上市发布会”在珠...